茆梅老师论文《分析任教学生学情 实现有效教学设计 ——融合教学之慢节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网站首页    教学之窗    课题研究    成果展示    茆梅老师论文《分析任教学生学情 实现有效教学设计 ——融合教学之慢节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6-28

分析任教学生学情 实现有效教学设计 ——融合教学之慢节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茆梅 关键词 学情分析 融合教学 慢节奏 数学教学 有效教学设计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备课时反复研究教学内容,围绕内容设计教学,可教学实施却往往不尽人意:学生认识模糊,或答非所问,或沉默以对。笔者认为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对任教学生的研究,数学教学设计侧重于研究教材。而在昆山这所发达地区同时又是流动人口子女数量颇多的城市,这样的教学设计明显不合教育,因为流动人口子女由于各种差异,在学习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一系列问题,然而好的教学设计,又是以研究学生为主,最终服务于学生。笔者就从昆山流动人口子女学情进行分析,提出在教学设计中要以研究学生学情为主,就如何采取慢节奏的教学过程,从而实现有效的教学设计。 背 景 昆山是沿海发展最快的县级市,连续数年排在全国百强县(市)之首。经济迅速发展,人口迅速扩张,在校学生迅速提增。流动人口子女,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大多数。流动人口子女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大量流动子女的流入,给接受流动子女的学校教育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学校教育难,学生学习更难。学生对昆山教育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由于全国各地的教育,一个大纲多个教本 ,教育要求不同。学生原有的基础不同,对在昆山学习的难度也就各不相同。二流动人口的子女大多数家长忙于创业发展,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条件对子女进行督促和学习指导,因此导致这部分学生提高的幅度也就各不相同。三全国各地的学生由于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性差异,对学习的解读也各不相同,因此带来对学习的自信和习惯也就各不相同。 我校是一所民办寄宿制初中,生源结构比较复杂,其中家长难以照应、无条件进入公办初中的流动人口子女较多。面对种种实际情况,学校教育只有认真地对待这些不同,负责地解决这些不同,才能使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在子女身上得到体现。学校根据流动人口子女对昆山教育的不适应的分析,通过不断的认识,不断的实践,提出了融合教学的课堂模式即“低起点、小跨度、慢节奏、求均衡”。希望通过融合的教学模式达成学校的管理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实现“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促使每个孩子先成人,再成才。 一、融合教育的内涵 融合教育即选择合适的融合教育方式,使不同的学生融入到相同的教育中。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学校提出“低起点、小跨度、慢节奏、求均衡”的教学模式,以实现融合教学。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我们采取了低起点融入小学数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对教学内容比较难的地方就采取小跨度、慢节奏的教学方式,以求的学生的整体平衡,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教学设计的内涵 教学设计是教学前的一种教学思考与计划。它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说明、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或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评价。其中教学过程指教师教学环节、学生学习环节、每一步教学思路等。本校试图利用融合教学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教学设计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所以要想设计一个有效的教学设计,首先要了解学生,研究学情开始。 三、研究学生学情 1、家庭教育及学习生活环境方面: (1)大多数流动人口学生都来自于多子女家庭,父母在本地属打工,家庭收入普遍不高。家长在子女教育投入上的资金也非常缺乏,造成这些孩子学习硬件环境较差,他们的课外书拥有量也很少。 (2)80%的父母对子女的学习比较重视,但工作繁重,每天起早贪黑,无暇顾及子女,再加上自身文化水平较低,教育方法不尽合理,有体罚和打骂的占多。 (3)流动人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不大好,只有极少的学生拥有自己的房间。将近一半的家庭一家人挤在一间屋子里,不能为子女提供单独的学习空间。大部分学生家庭环境嘈杂,社会闲杂人多。 2、学生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及学法方面: (1)学习基础较差。由于这些学生大都来自穷乡僻壤,在当地缺乏正规的学校教育,加之教材有差异,流动性较大,受教育时间不够,缺乏教育系统性和连续性,从而造成知识基础的薄弱。 (2)学习习惯不良。大多数孩子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主要由家庭的频繁流动所造成的。作业无法及时完成,经常拖欠,且书写潦草,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3)学习方法不当。自学能力差,不会按学习计划科学合理的支配自已的时间,更不能作好课堂笔记和课后读书笔记。碰到学习上的疑惑,不懂得请教老师和学生。 3、青春期阶段学生生理心理方面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学习的最佳时机,也是自我意识比较强的阶段。但是此时的他们生理,心理还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法律意识薄弱,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相对比较优越,缺乏应有的锻炼, 大部分学生家长包办过多过细,心理承受能力教弱,意志品质水平较低.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很差,因此,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认识意志和锻炼意志。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学生受认知结构、能力水平的限制,对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上,学生享受着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的成果,但对于科技与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还有待深化,一部分学生还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 四、融合教学之慢节奏 教学,作为人类的一个特殊活动领域,也具有它本身特有的节奏。概要地说,课堂教学节奏,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规律性和重复性的教学变化形式。课堂教学节奏的意义在于:不同的教学节奏会产生不一样的教学效果,适宜的节奏,能够具备促进教学的积极作用,而不当的节奏,过快或过慢,则对教学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合适的节奏,作为教学的适宜形式,使教学获得充分的表达。所以,教师在处理教学节奏时不可不慎。 传统的教学,依据“多输入多产出”的理论,课堂的节奏自然是很快,但是根据我们对我们学生的仔细分析,这样的理论,不适合。由于他们基础的差异、认知水平的差异、接受水平的差异,如果一味的输入过多或过长的内容,会使他们处于被动静听状态,单调乏味,缺乏良好注意、尤其对记忆力差、基础差的的学生更是获益很少。所以我们在融合教学中提倡慢节奏。即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 夸美纽斯名言是:“自然并不性急,它只慢慢前进”,例如鸟儿是让它的卵在自然温度的影响下慢慢地发展,而不是直接放在火上,去使他们快些孵化出来。也不是大块给它们填食物是它们快些长大,而是小心地为它们选择食物,按照它们的脆弱的消化力所能支持的分量慢慢地给它们。法国人卢梭则强调“自然的进程”需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教学也是一种慢的艺术,慢在这里意味着某种“节奏”,它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我们能够合理利用慢节奏,充分地将学生卷入进来,不仅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注与欣赏,更体现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然生长”。 课堂的慢节奏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速度、教学语言、学生思维等等各方面。慢,不是拖拉,不是时间的无端损耗,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节奏,是态度,是张力,是大度,更是艺术。有效的慢节奏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因为适宜的慢节奏可以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犹如工程师设计高速公路不超过一定距离就得拐个弯,以集中驾驶员的注意力,避免车祸发生一样。那么教学设计中如何体现有效慢节奏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教学行程中的慢节奏,一堂课,从某种意义上说,犹如一台戏、一部电影、一篇小说,有开端发展,也有高潮终结。如果平铺直叙,一课一腔,便缺少艺术的魅力和美感。教学行程的高潮便是教学重点的突破和解决,此时应该调整为慢节奏,对教学内容详处理,优化教学过程。2、课堂教学环节中的慢节奏:教学环节是连接课堂教学结构的纽带。链条的扣节,必须按照教学规律去组织衔接,正确处理“主导”、“主体”和“主线”的关系,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时间。在教学平稳时,学生思维处于相对静止的停顿、休整阶段以后,放慢节奏,让学生自由支配一些时间,从而避免“囫囵吞枣”。3、教学内容中的慢节奏:课堂教学的内容,是教师讲授的主旨。传授的多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完整地构建新知纳入旧知的阶梯,言简意骇地阐述知识的精华。根据学生的学情,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时,必须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放慢节奏,做到80%的学生掌握80%的内容。4、教学速度中的慢节奏,节奏过快,会使学生思维不及,紧张疲劳,“消化不良”;节奏过慢,厌倦无聊,“缺乏营养”,节奏单一,会使学生思维呆滞,漫不经心,索然寡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承受力。从整体节奏的速度上,做到有效控制。其速度宜快慢交错,有张有弛,此起彼伏,形成有规律性的变化。既要使学生学到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要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以开发。5、学生思维中的慢节奏,思维节奏是一种心理变化。课堂上提倡学生积极的思维,但不能弦绷得太紧,应有张有弛,形成节奏。教师归纳小结时,往往有停顿地留下学生作笔记的空隙时间,讲解重点难点和关键时就应放慢速度,引导学生思考、回味、接受。6、教学语言中的慢节奏,语言是课堂教学重要的手段。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都靠语方组织,教学行程也靠语言控制。教学语言技巧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合理的语言节奏不仅是教师课堂语言技巧成熟的重要标志,而且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如讲述定义、概念语速要慢要匀。如《有理数的乘方》的教学中,在导入有理数的乘方的定义时,要放慢教学节奏,要让学生不断阅读,理解,反复琢磨每一个字的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并总结归纳,提出警示:①乘方是一种运算(乘法运算的特例),即求n 个相同因数连乘的简便形式;②幂是乘方的结果,它不能单独存在,即没有乘方就无所谓幂;③乘方具有双重含义:既表示一种运算 ,又表示乘方运算的结果;④书写格式:若底数是负数、分数或含运算关系的式子时,必须要用括号 把底数括起来,以体现底数的整体性。以加强学生对其理解。2、教学的重点乘方的运算符号的探究,此处需要放慢节奏,通过运算得出符号法则,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显然,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0 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0,此处教师的语速也要适当放慢,以加深巩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师例题讲解需要放慢节奏,只有听懂例题,学生方可独立完成运算。 教学设计中需要我们放慢节奏,但是不是脱离教学内容和环境提倡一种僵化的程式,更不是追求形式的花哨。如何有效地控制好课堂上的慢节奏,还需我们老师根据具体的学生、教学内容和环境来决定。

2019年5月6日 11:20
浏览量:0
当前位置: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