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方明老师论文《浅谈融合教育下初中化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网站首页    教学之窗    课题研究    成果展示    顾方明老师论文《浅谈融合教育下初中化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2013-05-07

浅谈融合教育下初中化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江苏省昆山市鹿峰中学  顾方明

摘  要:外来人口子女由于地域差异、文化差异、家庭差异等诸方面的因素带来了化学学科课堂教学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积极探索融合教育之路,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了“低起点、小跨度、慢节奏、求均衡”的融合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低起点、小跨度、慢节奏、求均衡

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昆山经济迅猛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往务工、经商和投资,其中占相当部分的外来人员携儿带女来到昆山。一方面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其子女的教育问题给昆山社会事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提出新的挑战。妥善解决外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依法保障外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仅关系到昆山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昆山社会稳定和未来新移民的素质。这是新时期昆山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是昆山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加以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一种责任,一份事业,一个团队驱动了我们学校,经过广泛调研、精心论证,将“融合教育”这一课题作为学校的特色建设。紧紧围绕“融合教育”这一课题,针对生源结构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融入昆山教育。

化学课是初三年级才开设的学科课,它以其学科的独特性,使所有学生学习化学处于同一起跑线。然而外来人口子女由于地域差异、文化差异、家庭差异等诸方面的因素带来了化学学科课堂教学的难度。在近几年的化学课堂教学中也发现外来人口子女在化学课堂学习中经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为我们化学学科教学必须直面的课题。经过我们的共同探索,我们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了“低起点、小跨度、慢节奏、求均衡”的融合课堂教学模式。

一、“低起点”

所谓“低起点”,就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首先分析教学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适当放低教学过程中的起点要求,以期每一个学生从课堂教学过程开始,都能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由于外来人员子女地域差异、文化差异、家庭差异等诸方面的因素带来了化学学科学习上的难度,就必须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解决学生因为差异存在的问题。掌握教学的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分析与新课相关的旧知识以及学生掌握的情况,确定每一节课堂的教学起点;要求起点比常规的教学过程要低,这样人人都能接受,从而能把学生都吸引到教学过程中。

例如,在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中学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学生而言,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成为本节课成功的关键。我在教学过程中放低要求、通过师生互动,让教师和学生互动来引领探究实验的思路,我巧妙的引导“生生互动”来叫停学生在探究实验思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互动中学生更深刻的明白道理,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实录】

师: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存在,只要深吸一口气就能感受到。那么如果要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怎么办呢?

生:把空气中氧气分离开,直接测定氧气的含量。

师:请思考这样的方法的具有可行性吗?

生:无法将空气中氧气分离开。

师:如果大家逆向思考一下,能否想到其他的方法呢?

生:可以将氧气消耗,然后测定减少的体积。

师:如果在气体状态下,发现很难测定减少的体积。借助我们学过的知识,怎样来测定减少的体积。

生:利用物理的知识,在密闭体系下,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水会倒吸,测定水倒吸的体积。

师:(展示仪器)请根据这些仪器能否设计出实验装置。

学生设计,展示实验装置,学生互评实验装置。

师:总结,(展示实验装置)。

师:对于药品的选择有什么要求吗?

学生讨论。

生:必须和氧气反应。

生:不能和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

生:不能生成气体,否则压强不会减小,水也不会倒吸。

师:用红磷的燃烧来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二、“小跨度”

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置的问题应有一定的跨度,应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思维规律,要兼顾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分析能力。问题的难度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根据外来人口子女的基础知识和接受能力的特点。为此,我们采用“小跨度”的方法,分散重点和难点,把重点和难点分散成几个较易理解的问题,依次提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样才能步步推进,层层深入,逐渐接近问题的本质,最后达到攻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目地。

例如,在讲解质量守恒定律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时,如果直接提出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显然跨度太大,学生难以做出分析。如果改成“小跨度”的推进方式,逐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①在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是否相等?②质量守恒定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③在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反应物能算到质量守恒定律中来,没有参与反应的反应物能不能算进来呢?同样的道理,在讲解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概念“在一定的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时,我们同样采用“小跨度”的设置方法,分散重点和难点,把重点和难点分散成几个较易理解的问题依次提出:①溶解度的条件是什么?一定的温度。②溶解度的标准是什么?100克溶剂。③溶解度达到什么状态?饱和状态。④溶解度的单位是什么?单位是克。在通过以上几个设问将重点和难度分散,增加了对概念了解的直观性和具体性,顺利达到理解复杂概念的目的,同时在“小跨度”问题的设置过程中领悟到了解决复杂问题的化学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慢节奏”

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慢节奏”需要老师精心的设计,组织好课堂的教学流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让课堂行似流水,使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能自然地渗透进学生的心智中。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慢”来源于老师对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慢节奏”是将“传授知识”的节奏放慢了。不再是机械灌输,而是创设情景,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发现。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这既符合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更让外来人口子女真正的从书本中学到知识,真正的达到真才实学,让他们从内心的深处感觉到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慢”来源于老师对课本资源的扩充。我们要真正理解“书本是科学的世界”和“世界是科学的书本”的内涵,不要刻意抓取浓缩文本精要,要学会“扩写”而非“缩写”,尤其是化学学科的开始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认识化学,感受到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让学生能够理会到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这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慢”还源于教师的等待。教师要学会判断,学会倾听,学会放手,给孩子们足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让学生们在过程中完成教学内容的要求,在过程中不仅完成了知识和方法的传递,更是思想和精神的浸染、心灵的唤醒。

古语曰“欲速则不达。”有时候太快了反而完不成目标,只有放慢了节奏,才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求均衡”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求均衡”,就是在我们的教学模式下,让外来人口子女达到平等教育,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去,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找到成功,从而达到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这里讲的成功不仅仅是显现目标,指学习成绩的进步。更重要的是隐性目标,让每一个外来人口子女融入到昆山教育中,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释放由于地域差异、文化差异、家庭差异等诸方面的因素问题。如“道德”方面,诚实,上课认真听讲,下课独立完成作业,考试积极对待。“责任”方面,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言行、发展负责。“仁爱”方面,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爱护公物。“认知”方面,学习,在原有的基础上懂得如何去学习;发现,在差异中找不足,在不足中找疑惑,在疑惑中找路径,在路径中找答案;探索,科学探究的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意志”方面,坚,不怕挫折;韧,不怕反复;强,乐观进取。从而真正达到从融入昆山教育慢慢转化成融入昆山社会。

总之,一个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的昆山,一个人口迅速扩张的城市,一个海纳百川的文化,一个多跨度的教育。针对生源结构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低起点、小跨度、慢节奏、求均衡”,努力践行融合教育,让每一个学生融入昆山教育,需要所有我们教师全身心地真情投入。


2019年5月6日 11:19
浏览量:0
当前位置:
栏目导航